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(唐代詩人孟浩然的《惠崇春江晚景》的写景与意蕴)

今天我们来谈谈孟浩然的一首诗《惠崇春江晚景》。在大家的印象中,孟浩然应该是一位写山水田园诗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。而本文的重点是讲述他这首关于写江景的诗,它的意境与哲学价值。

其实,《惠崇春江晚景》是一首性情的赞美诗。诗人用美丽的江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首两句 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”,描绘了春江温暖宜人的景象,让人感到一片祥和、宁静的气息。这里的“鸭先知”是一个有趣的比喻,意味着春水已经变得十分温暖,以致于做鸭子的都知道该离开,迁徙往北。

而后,诗人又写道:“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”“蒌蒿”是溪边生长的一种草,而“芦芽”则是表明春天已经来临。春天早期是吃河豚肉的好时节,因为据说河豚肉此时最鲜美。这句诗好似在传递着诗人对于大好时节的等待和期盼。

接着,“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”,真是非常妙的几句。春江如画,滟滟波光粼粼,波流不息。不管是千万里的长河,还是春江,滟滟波光皆在其中,都有晴朗的月明相伴。诗人通过长句的写法,表达了春江的绵长与无边。

最后,“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牛渚怀旧家”将诗意推到了又一个新的境界上。烟波氤氲,寒冷的江水与河岸泥沙的淤积形成了近墨者黑的视觉效果。和前面温馨的句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。夜晚停船牛渚,诗人孤独想念着满脸风霜的故乡和亲人,思绪万千。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常见的写景技法“景即情”。

这样一首写江景的诗,其实折射出的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。沉浸在江景之中的诗人,带着一种希望和向往的情感,表达出了对于人生的信仰。我们能够从诗者的笔下,看到他的人生态度,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