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壁赋(赤壁赋-文化背景与赋意解析)

《赤壁赋》源于三国时期,却长盛于唐、宋、元、明4个朝代,至今已流传千余年,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。由乐府诗的体裁演进而来,分上半部、下半部,全篇共十七章。而其中,“大江东去”一章凝结了作者对三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思考,具有鲜明的历史感性和时代意义,成为最为著名、传诵度最高的一部分。

通过《赤壁赋》可以感受到作者之于历史是充满敬畏的,乃至于沉迷于历史的厚重感中。屈原在其《离骚》中写下“谁谓河广,一苇杭之”,王安石在其《江雪》中写下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”,《赤壁赋》亦是一篇“以物喻志”的作品。在“大江东去”前几章中,孔明率领众将军演义了一场曹操火烧赤壁的绝妙计策。关键时刻,周瑜与孙权挑动东吴与蜀汉相互支援,“乘胜追击”的结局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段传奇,更为有意的是,这段历史的“大江东去”,成为其思想的象征。

在唐宋时期,《赤壁赋》不仅被誉为文学的经典,更为视为礼乐、政治方面的指南。唐朝时,赵光义为宴请其师大儒张义方,出了道难度较大的试题,令张义方深感无法给出答案。赵光义侧身指向墙上挂着的《赤壁赋》,要其回答其中“于傲岸”四字。张义方中试时回答道:“《赤壁赋》中有句‘慷慨激烈,傲岸不羁’,此处多了一个‘于’字,故此句是‘慷慨激烈、于傲岸’。”赵光义听后赞叹道:“于傲岸,作文者之常;于我们两人,堪称奇才!”由此可见,《赤壁赋》在中华文化中地位的高峻和深远。

赤壁赋:古代文学中的艺术之瑰宝

《赤壁赋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瑰宝,是东晋时期文学家、书法家曹操的一篇《大战赤壁赋》的续篇。它作于东晋建元元年(公元397年),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山水名胜和历史传说,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在岁月流转中的感慨和豪情。

“长江一带,甲子将至”,这是《赤壁赋》开篇的壮丽气势。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,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奇山异水,艳丽多姿的秋景。一幅幅山水画风格独特的图景在我们眼前展开:“九疑何处?峨峨势岑,渚清沙白,凫水苍梧。游骑四散,翻成乾坤”,“千尺干涸,五丈泄流。倒泻晴空,卷空千重,霜旦纷披,玉鸟金凤。”

《赤壁赋》的性情,便是作者的性情:磊落豪邁,感情充沛,表达激情,个性独立。这篇绝妙的文学巨作不仅成为了“高山流水”的名篇,也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诗歌佳作,为古代文学遗产的丰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赤壁赋: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

据《宋史》所说,次年三月二十四日辛丑,苏轼又在乌台山马鞍上作了一篇《前赤壁赋》,并令淇泉之神黄藤老翁香炉中著如其篇。《赤壁赋》被后人誉为千古文章第一篇,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黄藤老翁也被尊为“文藻神仙”。

南朝二百年,其间魏、蜀、吴各分,诸侯并起,四分五裂。魏公孙策卧薪尝胆,智取荆州,拓土廓境。蜀刘备气吞万里,定个中原。吴孙权西有江、南有楚,巩固天下。三分归晋,统一中华。北方百姓饥寒交迫,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。南方社稷安详,百姓安居乐业。苏轼在生活过程中的点滴体验中,隐含对民族统一、人民安定、物华天宝、美好生活等思想感受,深入地了解到了各种思想的长处与短处。

在《赤壁赋》中,展示了作者在看到赤壁山水之美的同时引发 的思考。围绕“水、山、胆、识”这几个关键词,对“物华天宝”的思考,对“谁扶得起孤舟,孤舟何去何从”的伟大气魄,对中华民族“五千年来一统华夏”的宏伟历史,以及个人“身后何碧落,为念贤者作先” 的家国情怀进行了富有感情色彩和思想内涵的描绘。

赤壁不仅是一处历史古迹,更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。虽然几百年已过,但是通过苏轼这篇脍炙人口的赋文的赞颂,这份历史与文化已经被传颂了千年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