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。”这是中国佛教禅宗典籍《竹林七贤颂》中的一句话,也是禅宗最为重要的一句话。首先,菩提指的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,超越了生死轮回的境界;本无树就是没有一棵像样的树,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状态;明镜也没有,但是依旧可以洞察一切;台子也没有,但是依旧能够承载万物。因此,这句话告诉我们,心态要如菩提般清净,如明镜般透彻,如台子般平稳。
禅宗强调静坐与去执,从而达到对自己和世界的清晰认识。其实我们生活中也需要一种清静的心态,这个心态就像金子一样珍贵。我们沉迷于功利之中,容易被外界的各种东西所干扰而丧失自我,失去真正的方向和目标。静下来,从内心深处找寻自己的定位,才能更好地对生命的价值而定位,追求真善美,生命显得更有意义。
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,人本无我各自清净
据说有一位叫做神农氏的人,他到处种植草木,以寻找仙草,最终发现了一种名为菩提的草。这种草被许多人视为仙草,具有强大的疗效。神农氏于是将这种草捧回自己的家中,想要种植培育,但发现这种草并不适合种植。
传说中的菩提树也有类似的故事。莫邪山下有一棵菩提树,人们称它为“菩提伞”,说是菩萨下凡用它来遮阳避雨,是上天赐予人间的慈悲之树。可是这棵菩提树的果子很难寻找,在地上打不着,在空中却能漂浮到很远的地方。
不仅仅是草木,人自己也有类似的境遇。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人本无我,各自清净。菩提,就是指觉悟,觉悟获得之后,所谓的菩提树,明镜等东西也就不再是必要的了。人在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快乐之时,也会陷入种种困惑与纷争。但是,如果能够静下心来,好好思考自己的内心,悟出生命的真谛,便能恍然大悟,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,从而达到清净。
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,悟空自在极乐世界
在一片光芒照耀的极乐世界中,孙悟空坐在莲花台上纳凉。他拿起了手边的一本经典,书册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仿佛蕴含着宇宙间的一切奥秘。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意是告诉我们,众生本来就有佛性,我们必须通过慧眼才能看见光明。孙悟空对佛经理解得很深刻,经过长时间的打坐,他已经开始了解生命的真谛。
在金光闪耀的极乐世界中,孙悟空身体自在自由。无论走到哪里,都能看见金光闪闪的法器和欢快的天使。这里所有的生命都被神圣的力量包裹着,没有了什么欲望和纷争。
悟空从佛教中领悟到:人的出路只有在于顿悟自性,找到源头,修行和人生观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时代的事。须要通过静坐、禅修、默想,才能真正地对自己和内心做出剖析和批判,走向自我超越和重生。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近年来,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佛教中的智慧。佛教教诲可以告诉我们怎样去获得人生的真谛,怎样走出幸福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