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远方的故乡,是否也有人盼着我们赏月的时刻呢?
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几千年来,人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内,拜月、赏月之外,还有很多别样的风俗习惯。而“月是故乡明”的传说,则是中秋节文化里最为精彩的一部分。
说到“月是故乡明”的故事,许多人会想到“蟾宫折桂”的故事情节。其实,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。公元811年,唐朝的贞元年间,舒州刺史韩翃因忠诚受人恶意陷害,随后流放海南隐居。一天,他梦见妻子将要来找他,因不知如何认出,翃便请他弟弟送了一面写上“月是故乡明”的锦旗,寄给妻子。果然如梦,妻子随即前来,看到锦旗便恍然大悟。后来这个故事被流传,人们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感情认同。
除此之外,还有很多地方与“月是故乡明”联系在一起的传统文化。例如,江南地区的中秋节习惯便是烧香、贴对联、点灯笼、奉月饼等,香火映照下有着亲人团聚的美好愿望;广东一带则喜欢编灯笼,传说或许是为了跟迷路的爱人传递忠贞不二的信心;而在海南,中秋节举办龙舟竞渡活动,寓意着保佑一年的丰收和平安幸福。
中秋节的来临,让我们的心境也跟着凝聚。借着这个节日的契机,我们不妨慢下节奏,回想原乡的味道,感恩和思念难得的相聚。走在异乡路上,月光如水般凝聚,把故乡的思念传递给每一个在路上的旅人。